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通过抓包来认识gRpc(抓包原理)

ccwgpt 2024-10-13 01:30 50 浏览 0 评论

在使用gRpc的过程中,有一个想法:gRpc客户端、服务端是怎么交互的呢?

从这个想法萌生出一个验证方法,通过抓包来分析其交互过程与底层数据,一起来看看吧。

1. gRpc是什么

gRpc是什么?

gRPC是一个高性能、开源和通用的 RPC 框架,面向移动和 HTTP/2 设计。目前提供 C、Java 和 Go 语言版本,分别是:grpc, grpc-java, grpc-go. 其中 C 版本支持 C, C++, Node.js, Python, Ruby, Objective-C, PHP 和 C# 支持。

gRPC基于 HTTP/2 标准设计,带来诸如双向流、流控、头部压缩、单 TCP 连接上的多复用请求等特。这些特性使得其在移动设备上表现更好,更省电和节省空间占用。

一句话概括:gRpc是Google基于 HTTP/2 + ProtoBuf 开源的一个RPC框架。

2. 准备工作

正所谓: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开始抓包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

  • 抓包软件:wireshark
  • 代码:gRpc代码
  •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 其一

3. wireshark安装

官网下载地址:https://www.wireshark.org/download.html

4. gRpc示例代码

示例代码目录结构

.
└── helloworld
    ├── client
    │   └── main.go
    ├── go.mod
    ├── go.sum
    ├── proto
    │   ├── helloworld.pb.go
    │   └── helloworld.proto
    └── server
        └── main.go

helloworld.proto

syntax = "proto3";

package proto;

// The greeting service definition.
service Greeter {
    // Sends a greeting
    rpc Say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 The request message containing the user's name.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name = 1;
    int32 age = 2;
}

// The response message containing the greetings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essage = 1;
    string address = 2;
}

通过protoc对proto文件生成go代码

cd proto
protoc --go_out=plugins=grpc:. ./*

服务端代码 - server/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log"
	"net"

	pb "github.com/ivansli/grpc_helloworld/proto"
	"google.golang.org/grpc"
)

const (
	port = ":8080"
)

// server is used to implement helloworld.GreeterServer.
type server struct {}

// SayHello implements helloworld.GreeterServer
func (s *server) SayHello(ctx context.Context, in *pb.HelloRequest) (*pb.HelloReply, error) {
	log.Printf("Received: %v", in.GetName())
	return &pb.HelloReply{Message: "Hello " + in.GetName()}, nil
}

func main() {
	lis, err := net.Listen("tcp", port)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listen: %v", err)
	}

	s := grpc.NewServer()
	pb.RegisterGreeterServer(s, &server{})

	log.Printf("server listening at %v", lis.Addr())
	if err := s.Serve(lis);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serve: %v", err)
	}
}

客户端代码 - client/main.go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google.golang.org/grpc/metadata"
	"log"
	"os"
	"time"

	pb "github.com/ivansli/grpc_helloworld/proto"
	"google.golang.org/grpc"
)

const (
	address     = "localhost:8080"
	defaultName = "world"
)

func main() {
	// Set up a connection to the server.
	conn, err := grpc.Dial(address, grpc.WithInsecure())
	if err != nil {
		log.Fatalf("did not connect: %v", err)
	}
	defer conn.Close()
	c := pb.NewGreeterClient(conn)

	// Contact the server and print out its response.
	name := defaultName
	iflen(os.Args) > 1 {
		name = os.Args[1]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time.Second)
	defer cancel()
	
  // !metadata 用于在服务间传递一些参数,注意后面它在交互中出现的位置
	ctx = metadata.AppendToOutgoingContext(ctx, "metadata", "is metadata")

	r, err := c.SayHello(ctx, &pb.HelloRequest{Name: name})
	if err != nil {
		log.Fatalf("could not greet: %v", err)
	}
	log.Printf("Greeting: %s", r.GetMessage())
}

5. 步骤

① 运行服务端代码 server/main.go,监听在8080端口

go run server/main.go

② 打开wireshark,等待抓包

③ 运行客户端代码 client/main.go

go run client/main.go

6. wireshark抓包gRpc交互过程

仔细观察Protocol列的协议类型:

TCP 传输层

HTTP2 应用层

GRPC 应用层(基于HTTP/2)


GRPC 跟 HTTPS/2 不同之处在于:GRPC协议中包含了ProtoBuf序列化的数据,也间接印证了 GRPC = HTTP/2 + ProtoBuf

通过抓包我们发现,客户端使用53726端口监听在8080的服务端进行交互以及数据传递,其过程大概分为10个。

TCP三次握手

Magic

SETTINGS

HEADERS

DATA

WINDOW_UPDATE, PING

PING(pong)

HEADERS, DATA

WINDOW_UPDATE, PING

PING(pong)

在抓包的过程中,发现应用层出现若干不同帧类型,分别有:Magic、SETTINGS、HEADERS、DATA、WINDOW_UPDATE、PING。

至于它们的作用,且看下面分析:

Magic

Magic帧的主要作用是对使用HTTP/2双方协议的确认, 是一个链接前言。作用是确定启用HTTP/2连接。

SETTINGS

SETTINGS的主要作用是设置这一个连接的参数,作用于是整个连接。从图中可以看到出现了多个SETTINGS,原因是在发送完连接前言后,客户端、服务端还需要进一步地确定一些信息。

HEADERS

HEADERS的主要作用是存储和传递HTTP的头信息

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信息:

  • method
  • scheme
  • path
  • authority
  • content-type
  • user-agent

这些都是gRpc很重要的基础属性。

注意:

使用google.golang.org/grpc/metadata包metadata在客户端、服务端传递的数据,也在HEADERS中

仔细观察,服务端发送给客户端的HEADERS帧中 HEADERS数据分为两部分:

  • HTTP的响应状态及内容(第一个 Stream:HEADERS

status: 200

content-type: application/grpc

  • gRpc承载的状态信息(第二个 Stream:HEADERS,图片中框起的部分)

grpc-status: 0

grpc-message:

DATA

DATA的主要作用是填充主体信息,是数据帧。

其中,包含两个重要部分:

① GRPC Message

/proto.Greeter/SayHello 为proto中service定义的的方法,也是服务端对外提供的方法。

② Protocol Buffers

与protobuf有关,其中Field(1)为定义的pb.HelloRequest结构中Name参数 &pb.HelloRequest{Name: "world"}

注意:

① pb.HelloRequest{} 结构体中的age字段由于是零值,传输时被忽略,所以没有Field(2)

② 带有request标识,说明这是客户端发起的请求

与客户端发送给服务端的DATA类似,其中 Field(1) &pb.HelloReply{Message: "Hello world"}Message字段。

注意:

① pb.HelloReply{} 结构体中的address字段由于是零值,传输时被忽略,所以没有Field(2)

② 带有response标识,说明这是个响应信息

WINDOW_UPDATE

WINDOW_UPDATE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流控制窗口。

PING

主要作用是用于判断当前连接是否依旧可用,相当于心跳,分为:

  • 客户端ping服务端,服务端pong
  • 服务端ping客户端,客户端pong

注意:同一个Ping/Pong,有相同的标识字符串(图示中标识为:02041010090e0707)

总结

我们通过抓包gRpc的交互过程,分析不同类型帧的作用,进一步了解了gRpc。

总结如下:

  • gRpc在三次握手之后,客户端/服务端会发送连接前言(Magic+SETTINGS)以确立协议和配置
  • gRpc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会设计滑动窗口(WINDOW_UPDATE)等流控策略
  • gRpc附加信息基于HEADERS帧进行传递,具体的请求/响应数据存储在DATA帧中
  • gRpc请求/响应结果分为HTTP和gRpc状态响应(grpc-status、grpc-message)两种类型
  • 如果服务端发起PING,客户端会响应PONG,反之亦然

参考及扩展阅读

  • wireshark分析grpc协议
  • 抓包gRPC的细节及分析
  • 使用wireshark对grpc的helloworld抓包分析

相关推荐

css布局方案汇总(28个实例图文并茂)

简介布局在我们前端日常开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布局能简化代码的同时还能提高网页的性能。常见的布局方法有浮动(float)布局、绝对定位(position)布局、表格布局(table)、弹性(fl...

十款免费的CSS框架加速Web开发

Pure这是Yahoo最新推出的一款CSS框架,它只有HTML和CSS,没有使用任何JavaScript语言。总大小只有4.4kb,但功能却非常丰富,支持响应式样式和各种导航、表格、表单、按钮、网格和...

Tailwind CSS 是不是目前世上最好的CSS框架?

转载说明: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今天看了一篇国外大佬对TailwindCSS的看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看看大家是否赞同,以下是其相关内容的整理,由于翻译水平有限,欢迎大家讨论和指...

下一代 CSS 框架:Mojo CSS,为何如此受欢迎?

TailwindCSS推出即受到广大开发者的欢迎,当前Githubstar数已达77.8k。它是一个功能类优先(utility-first)的CSS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类,让开发者...

常见的几种摄影构图方式

摄影构图,是一种在摄影画面中表现结构美、形式美的方式。构图能让摄影主体更加突出,画面更加有序。所以说,构图在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前期构图还是后期构图,摄影者都要对构图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

风光摄影10大构图技巧,会用构图,照片更容易好看

风光摄影10大构图技巧,会用构图,照片更容易好看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使用构图之后,照片更容易好看?因为,构图是根据很多好看的照片,总结出来的技巧,使用这些构图技巧,就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用...

掌握框式构图的摄影技巧,会让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更有魅力!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摄影构图中有个框式构图,但大多数人对框式构图的摄影技巧,却一知半解。所以摄影爱好者们有必要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掌握框式构图,会对你摄影水平的提高更有帮助。【欢迎点击上方关注:金立...

这个构图很简洁,但为什么不耐看?

摄影爱好者最常犯的错就是过于复杂、主体不明确,但当遇到简单的场景往往又会出现单调、不耐看的状况。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还是观察力不够。下面是本周的摄影入围习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中主体、陪体以及背景...

初学者需要记牢的八种常用构图法

作者:冯海军摄影中,构图很关键,决定照片是否成功,所以在构图上要加以重视和推敲,虽然说构图无定法,但是也有很多的规律可循,以下列举几种常用构图,会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多彩刘卫洲摄苏州姑苏俱乐部(...

构图这件事不难!掌握14种构图模式就稳了

如果说视觉元素是视觉信息的载体,那么构图就是视觉元素的载体。没有适当形式的构图对视觉元素有机、有序地承载,平面设计将无法传达预定的设计意图和视觉信息。因此,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构图是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重...

框架构图如何使用?

1分钟教你用手机拍大片。今天我们利用框架构图,在不同的运镜方法下拍摄。·首先将手机贴近地面,拍摄人物走过的画面。·然后利用3D效果的背景衬托,将手机贴近地面,以低角度仰拍人物。·最后我们用高清画质来呈...

面构图的5种超实用的构图形式 前景构图,框架构图,填充构图

面构图的5种超实用的构图形式。为什么有的人拍摄的照片好看又舒适?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善用构图。大家好,今天带大家了解摄影中5种超实用的面构图形式。·一、前景构图。前景是构图中的神奇要素,可以提升照片的表...

一看就懂!跟着马格南的大师学构图

马格南图片社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重要的摄影图片社,其网站包涵了太多经典的名字和照片。细细品味这些经典图片,能够学到很多有用的构图手法。跟着大师走,总不会错吧?前后景的运用这似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法,仔细看...

这才是框架构图,有想法!能给你启发么?

框架构图大家并不陌生,但并不是有一个框就行了。框架构图用得不好,就很死板生硬,给人感觉很假。如果你理解透了,拍出的作品不会单调。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框架构图,你看看有哪些妙用?1.广角与长焦的应用长焦...

7B小模型写好学术论文,新框架告别AI引用幻觉

ScholarCopilot团队投稿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学术写作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查询文献引用,而以ChatGPT、GPT-4等为代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LLM)虽然能够生成流畅文本,但...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