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紧迫不想看全文,那么请您就记住两句话,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和“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想在斯坦福和硅谷混得好,请会一些编程。”
在位于斯坦福背面的 Napa Valley 葡萄酒产区里坐热气球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俗称斯坦福后花园
好,如果对我的具体学习感受有兴趣,请往下看。谢谢。
3 个月前刚从斯坦福毕业,现在正在斯坦福隔壁公司工作的我,应该是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鉴于自己只是个 Master 而不是 PHD,我的个人感受仅仅适用于在 Stanford 念 Master 的感受。在下从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4 月在斯坦福大学完成了机械工程专业(ME)的硕士学位,对于斯坦福的感受将简单就天时,地利,人和三点来展开,以自己最熟悉的机械系为样板:
天时:
斯坦福的机械系从 2012 年起超过了 MIT 成为了全美第一,当然第一还是第二本来也没有太大意义。之所以提一下只是为了说明斯坦福的 ME 目前依然处于一个上升势头。无论从学生规模,教授规模,论文质量数量还是与工业界的互动,斯坦福的 ME 都在稳步地前进中。这个时代,个人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是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和互联网。分别对应了 CS,ME,EE 等专业。而这三个专业,斯坦福全部都是全美第一。具体到 ME 上,斯坦福的众多王牌课程几乎囊括了整个硅谷的用人特色。产品设计方面有极富盛名的 ME310ABC,与电子结合的课程则有 ME210,ME218ABCD,另外在 thermal 以及 Manufacturing 方面均有行业的泰斗级教授亲自授课。通常的情况是某个方向的业内公认权威教程的作者,他本人就在斯坦福教授这门课,而教授的内容甚至会大量融入教授本人最新阶段的研究成果。这部分的精华,在斯坦福以外的地方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另外 ME 的课程设置相当 Flexible,没有任何一门课是必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喜好在学校提供的 14 中方向中选择一个作为 Depth,精修喜好的课程。同时还需要在剩余 13 个方向中再选择一个作为 Breath,浅修该方向课程。(不过说实话,以斯坦福的学习强度,所谓的“浅”修,呵呵……)。
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剩余至少 15 学分给予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ME 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几乎很难独立,通常都会和其他专业交叉,例如 Biomechanics,Robotics,Mems 等等。ME 的学生有需要也有义务去学习周边学科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方便。 以我自己为例,我选择了 Product Design 作为 Depth, Mecha-tronics 作为 Breath,但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同 CS 的学生一起学习了人机交互和 Machine Learning; 同 EE 的学生一起学习了 IOS7 programming; 同 Statistics 的学生一起学习了信号数据处理,甚至花费 7 学分学习了日语。如今已经毕业,反而是那些交叉课程,成为了我寻找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和小组队友一起在硅谷的 SAP 公司体验远程交互系统作为 Benchmarking
地利:
地利当然就不得不提斯坦福所在的硅谷了。
与其说是斯坦福坐落于硅谷倒不如说是硅谷始于斯坦福,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还涉及了斯坦福历史上一位开明的校长,他把属于斯坦福大学的一大片地区用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租给或者卖给公司建厂建办公室,交换条件就是这些公司在将来发展壮大之后招人时要优先考虑斯坦福的学生。来租地办公司开厂的大多是中小型公司,也就是 Start-Up (毕竟当时的大公司也不差这点地钱。)
几十年过去了,硅谷本身已经不属于斯坦福的地了,但是所有硅谷的公司招收学生时优先考虑斯坦福却是亘古不变。更由于最早落户于斯坦福周边的是中小公司,这里已经形成了世界最浓厚的创业氛围。硅谷这些数不清的公司为斯坦福的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我一直都强调地段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无论是科研还是进入工业界工作,永远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每年从政府那里能拿到的国家科研资助少于东部的大多数常春藤学校,而每年从周边的高科技公司获得的资金注入却独霸全美。这一少一多完全体现了地域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
很多学校名次并不高却由于身处咽喉要道,学生找工作时依然顺风顺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校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而更多的国际知名的学校由于位置不佳给自己的学生在找工作上带来很大困扰。CMU 的 CS 和斯坦福的 CS 现在并列全美第一,可是 CMU 的毕业生依然前来湾区找工作;我也有在哈佛,耶鲁和 MIT 的很多朋友每个学期的斯坦福 Career fair 都会坐飞机前来参加,看重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的机会太多。此处并没有黑其他学校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斯坦福人,看到自己学校的招聘会能吸引全美各地的名校牛人们前来还是倍感自豪。
一张图带你看懂整个硅谷,Mark 照片的下方一个小小的红色的 S,中间还有一点绿色的标志,就是斯坦福所在地,请感受一下找工作时,有多方便……
特斯拉总部就在斯坦福隔壁,开车 15 分钟就到,这是和斯坦福的同学们一起参加特斯拉的招聘会
人和:
我在“天时”中说到斯坦福 ME 拥有众多王牌课程。斯坦福的 ME 课程拥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和周边的公司的紧密合作。很多课程就是给一家公司做项目,学生会得到公司的门禁卡,自己的信息会录入公司的员工库,有需要时还会直接就去公司办公(这也是地利的好处),于是学生对待的心态就不一样,感觉自己是公司的员工,是在实习而不是仅仅上课;很多明星课程例如产品设计相关的 ME310ABC,连续一整年为一家硅谷的公司做项目,项目内容由公司的负责人提出,学生们以 3 至 4 人为一组,在一年的时间里为公司解决这一难题。整个团队在这一年中的工作方式就如同是真正的 Startup 一般。(事实上也的确有非常多的 ME310 学生毕业后继续将自己做的产品发扬光大开了公司)。
而一年之后正好轮到暑假要找实习。至少这家公司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了。与 ME310 课程曾经合作的公司超过 200 多家,包括奥迪,沃尔沃,微软,松下,SAP,苹果,Oracle 等等(我自己就在该课程中与另外三名外国人一起为 SAP 设计了一个远程交互会议系统,第二年顺理成章拿到公司 Offer)。
另外还有关于 Mecha-tronics 的课程 ME218ABCD,历史悠久,当年的老一辈学生们很多在硅谷开办了自己的 Start-up,也有的已经成为了各大高科技公司的中高层,其中有很多人会直接代表公司来斯坦福招人,点名要正在上 ME218 的人。我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多次面试时发现面试官就是几年前也上过 ME218 的学生,例如硅芯片制造商 Lam Research Company 的公司高层多人是经历了全部四个学期的课程; Apple 的 iPhone 和 iPad 操作感应器也是由一大批从斯坦福 218 课程中出来的学生们设计的。 斯坦福的毕业生在公司后回学校招收新人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在湾区已经形成。
ME310 奥迪小组很高调地直接把整个车厢设计搬进了展厅,座位会根据司机的体位变化自动调整。
ME310 微软小组的中老年家庭台灯,孩子们用手机拍得照片只要通过他们编的 APP 上传,家里的长辈就能立刻通过台灯在下方册子上看到。
我们小组前往爱尔兰参加机械设计活动被爱尔兰当地电视台播放,截一张电视里自己的图,嘿嘿
上文提到的 ME218 机器人课程的期末擂台,那个脑残状的熊猫小车就是我们组做的
凌晨 4 点的斯坦福,梅花香自苦寒来
附录:费用及 TA/RA
斯坦福的 ME 硕士课程要求是 45 学分,一般分 5 个学期完成(斯坦福一年三学期制,暑假自己找实习),如果自费,一学期学费外加房租和其他费用等,大约会花费 1 万 2 千美金至 1 万 5 千美金。5 个学期总共约 6 至 7 万美元。学校向 Master 学生提供很多 TA 和 RA 的机会。TA 包括需要给学生上课并答疑的正式 TA 和只负责批作业的 Grader 两种,后者一周工作约 8 小时,每小时 15 美金,前者要略高于后者,具体数目不详,请参看http://stanford.edu的《ME 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
需要 TA 的教授会通过学校给全部学生发邮件,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回复教授,如果人数过多将会通过面试决定人选。 RA 的做法略微不同,通常需要自己主动去参加教授们每周的例会,然后再找机会先成为组里某个 PHD 学生的下手,这样算是初步进了组,称作 Rotation Student,是否有工资拿全看教授今年是否 Funding 足够,一般而言 Rotational Student 没有工资。在组里工作了 1 至 2 个学期之后如果表现不错,通常教授会主动询问是否想做自己的独立研究而不再给别人打下手。
如果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那工资是铁定会发的,具体数目变动较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许诺教授自己将会在 Master 毕业后继续做该教授的学生念 PHD,那么之后几个学期的 Master 费用全免,并另发工资。有人曾经提出是否可以先答应教授当 PHD 从而将 Master 期间的费用免去,在 Master 毕业时再出尔反尔离开学校去找工作。如果有这种想法,我只想说,这么做不会被抓去坐牢,美国法律管不了你,但你也几乎不可能好好在湾区混下去了。Integrity is the base of everything. ——你知道斯坦福的教授们在湾区的工业界的影响力么……